澳洲醫(yī)療產業(yè)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
和中方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考察團今天參訪哪些高??蒲性核??
趕緊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考察團走進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考察團首先來到了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Bio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昆士蘭大學生物工程及納米技術研究所,簡稱 AIBN)。研究所 Industry Professor Trent Munro、昆士蘭大學國際合作部戰(zhàn)略伙伴合作經理Jassica Sun等熱情接待考察團一行。
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生物工程與納米技術研究所是昆士蘭大學的一個卓越研究機構,專注于生物工程和納米技術領域的研究,在該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癌癥治療、藥物遞送、生物傳感和醫(yī)療器械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研究人員利用納米技術和生物工程手段,開發(fā)出新型治療方法和醫(yī)療技術,并注重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研究所積極與產業(yè)界合作,推動創(chuàng)新技術的商業(yè)化和市場化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Bioscience(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簡稱IMB)的Dr Norbert Kienzle, Senior Manager, Research Partnerships、Dr Jiayue-Clara Jiang, Tour Chaperone、Dr Alysha Elliott, Science Ambassador、Dr Yen-Hua Crystal Huang, Science Ambassador 陪同考察團一同參觀實驗室并與考察團的投資機構和生物科技企業(yè)代表進行交流。
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IMB)的研究覆蓋了廣泛的領域,包括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蛋白質學、藥物研發(fā)、癌癥生物學、神經科學等,研究人員在IMB致力于理解生命的分子機制,從而為人類健康和疾病治療提供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通過跨學科的合作,IMB致力于將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為醫(yī)療健康領域帶來積極影響。
考察團參訪中澳創(chuàng)新中心
考察團一行來到了中澳創(chuàng)新中心。中澳創(chuàng)新中心是澳大利亞一家集聯合辦公、孵化產業(yè)于一體的孵化器基地,為初創(chuàng)企業(yè)提供孵化場地、創(chuàng)業(yè)輔導及公共設施服務,為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及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格里菲斯大學醫(yī)學與牙科學院特聘教授Yin Xiao線上為本次座談作線上致辭分享,另外,三位項目方專家現場給考察團帶來前沿醫(yī)療科技項目的分享:
1.Dr Nick Beaumont : Heuros, novel growth factors that stimulate muscle cells to grow and divide;
2.Mr Christopher Lane : Smart AI Connect;
3.Dr Clarence Tan : Gogotech, safe, advanced, affordable andsmart wheelchair。
考察團參訪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最后,考察團一行來到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昆士蘭科技大學),Dr Andrew Leech, Director, Industry Engagement (Health)、生物醫(yī)學工程中心李志勇教授對考察團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Professor Yi-Chin To、Professor Travis Klein、Professor Paige Little、李志勇教授依次向考察團介紹了生物醫(yī)學工程中心和替代動物藥物檢測的器官芯片技術、個性化矯形器、心血管技術對中風和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分層研究等項目。
考察團對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研究成果非常感興趣,雙方進行熱烈交流,對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